Zhanjiang Dianzi Zhiye Jishu Xuexiao
“以前,放学后我总要急急忙忙赶回家给自己做饭;现在不仅一放学就能吃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饭后还能悠闲地看会书,真是有说不出来的舒服!”日前,在遂溪附城镇分界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正读六年级的小敏(化名)高兴地说。
记者从分界村委会了解到,该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是省、市妇女儿童之家示范基地。它是在2016年由分界村委、学校和乡亲联手共同出力办起的,现共接纳约50名留守儿童。在这里,放学后孩子们可以吃上老师亲手做的午饭、看书、午休……日前,省政法委工作小组到此视察,高度评价了该活动中心。
学校初试
改变留守儿童“生活套路”
在分界村,留守儿童众多。“父母外出打工,老人带得力不从心。从我多年观察的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很容易陷入‘老套路’:在低年级食无定时,以小卖部的零食为主食;慢慢地,两三天不洗脸不洗澡,对卫生、衣着无要求;再缓慢发展到无心向学……”回想起来,遂溪县遂城镇分界小学叶校长痛心地说,“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小杨(化名)的孩子。那时他从深圳回来上小学。刚回来时,他阳光、活泼,干净整洁;可是一两年后,还是逃脱不了套路。”
小杨的状况刺痛了叶校长的心。他久久不能释怀。他认为,家和学校是孩子两个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校能否再出多点力,为留守儿童做得更多呢?
深思熟虑后,在2012年叶校长带领老师建立分界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改建校内两套老师宿舍作为活动场所。该校的留守儿童可以在这吃早餐、午餐和午睡,下午放学也可以到这里做完作业再回家。学校聘请退休老师、专职生活老师每天值班,力求帮助留守孩子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形成健康的心理。
“孩子生活有规律,吃得健康,心也就自然安定下来。老师还常与孩子交流,进行生活指导,同时带着孩子适量劳动。不到三年,效果非常明显,我们学校留守儿童的整体精神面貌彻底改善。”叶校长说。
村委推广
整合资源扩大规模 关爱惠及学龄前儿童
分界小学的“留守儿童之家”很快成为村中留守孩子向往之地。分界村委会关注到这一点,对村中留守儿童情况摸底调查。据分界村委会村支书陈兴群介绍,当时该村共有150多名留守儿童,其中还没上幼儿园的就有80多名。如何才能将关爱惠及全村留守儿童呢?分界村委会作出决定:在分界小学旁边建设全新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2016年,在团委、妇联和关工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分界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建成。
近日,记者现场看到,该中心占地面积1.7亩,宽敞的院子里坐落着一栋250平方米的平房,设有图书室、饭堂和宿舍,四个大书柜摆放着公益机构送来的图书。留守儿童们一放学就可以在这里吃到生活老师做好的饭菜。饭后午休,到了上学时间,老师会唤醒他们。
自从有了活动中心,该村的留守儿童在老师的陪伴下有规律地生活、学习,有同伴一起玩耍、看书。
“在早餐后和午餐后,老师还会与孩子沟通交流。这对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一旦态度摆正了,留守孩子各方面就改善了,最明显的就是考试成绩提高了。”叶校长说,“村委会整合资源,村干部亲自上阵与在外打拼的孩子家长沟通,留守儿童的成长得到更多保障!”
“社会公益组织对留守儿童之家的帮助也非常大。”村支书陈兴群说。他对假期到分界村开展“三下乡”活动的大学生们心怀感激。“他们来的时候正好是寒暑假,正好补上了老师的空缺,让我们对孩子的关爱不留缝隙,也让孩子们感受到良好的精神风貌。不少孩子都以他们为榜样!”他告诉记者,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假期“三下乡”队伍连续来这里已经五年了,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在2017年国庆假期,该村一名叫龚康成的留守儿童在成人的陪伴下代表大家去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探望大哥哥大姐姐们。
学生点赞
无后顾之忧有更多精力学习
五年级学生小安(化名)点赞:“这里很干净,吃得又好又卫生,有粥有饭,还有糖水喝。在这里有书看有玩具玩,还可以和小朋友们在院子里玩,很开心。”
小敏现在读六年级,在留守儿童中心生活。“没有进入中心之前,我放学总要急急忙忙的回家,做饭给自己吃,弄得全身脏兮兮的,很累;有时还没吃饱又要赶回学校上课了,每天都很紧张,心定不下来。”她感慨道,自从进入中心生活学习之后,她一放学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吃完饭还可以悠闲地看书,和小朋友们玩一会,很开心也很舒适。我有更多的精力学习了,成绩也提高了。”
学生安仔(化名)的妈妈说:“我在外一直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很不放心。看到他在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生活,学习有老师的辅导,总算安定些了。对了,他的成绩还有所提升了。真是非常感谢学校、村委会这么用心!
孩子们在这生活得愉快,最困扰活动中心的是资金困难。记者看到,现在是冬天但孩子的床铺上还是草席、毛毯,没有枕头等床上用品。叶校长说,孩子越来越多,现在该中心还缺少十几张床。“孩子们都很懂事,年龄大的把床让给小弟弟小妹妹,有的还两个同睡一张床!”叶校长说。他坦率地告诉记者,每年分界小学都要安排3万元经费作留守儿童中心的开销,但经费随着孩子的增多日益捉襟见肘,“连这3万块都是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我们现在真的没办法了。”
“相关部门可否牵头,组建‘以学校为基础,整合村庄、妇联、关工委等资源’的队伍,同心协力来关爱留守儿童?”叶校长建议,“毕竟,从一所小学的留守儿童之家发展成一条村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这说明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希望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生活得更有保障!”
(来源:湛江晚报 文/图记者 骆丽华 通讯员 叶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