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张丽华
白衬衣,黑裙子,丸子头,娇小的她颇具南方女子的温婉气质。她是37.2℃教育提出的第一人。“广东教育”“广东教学”“南方+”等媒体均对她及她提出的37.2℃教育进行过报道。她说,37.2℃是教育者的最佳心灵温度,37.2℃的教育既不冰冷,也不发烧,仅为人体正常温度的+0.2℃,教育的美丽就在这微妙的+0.2℃,自然温暖,恰到好处……她就是吴川市梅菉中心小学教师、全国百佳班主任、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百千万”名教师李上青,2018年她再获评“南粤优秀教师”。
温暖的课堂
李上青认为,教育要做有温度的教育,语文应回归智慧的追求。于是,她修炼语言艺术,致力打造有温度的课堂。她设计了四步阅读教学法:自学导航——自由质疑——互动分享——小结升华。每个步骤都渗透了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课堂也在读中升温。她大胆地在教学中实践开放式作文教学、主题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思维导图教学……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力,让语文教学更有温度、深度和广度。
“课前三分钟”是李上青课堂深受学生热爱的环节。她在课堂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三分钟故事分享会、三分钟即兴演讲、三分钟“你说我秀”、三分钟“百家讲坛”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尽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课堂也在这三分钟微微升温。
温雅的班级
“有温度的班级充满温情、尽显雅趣、和谐奋进,有温度的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亲情家园、文化佳园和精神乐园!”作为班主任的她不余遗力用教育的智慧打造温雅的班集体,让学生在温暖的班集体中学习成长。
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李上青探索了“五个一”的养成教育路径:“每日一语”“每日一诵”“每日一善”“每日一故事”“每周一小结”,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不断优化班级的德育基因。基于语文课堂“三分钟班级故事分享会”的启发,她探索出新的班会课模式——班级故事型班会课,她鼓励学生把班级里触动自己的人或事写下来,班会课上学生们通过读、讲、评、辩、演等形式把反映班级发展动态的感人故事再现。自从有了这三分钟,写好班级故事已成了学生的追求,“作文求真”不再是劝告,而是学生的自我要求;而班级的管理模式也由制度约束变成自我管理,做好自己成了学生的内部驱动力。
如今,李上青又开始探索“三分钟晨会”、“课前一分钟演讲”等微型特色德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是李上青的教育追求。
温仁的团队
李上青是“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李上青工作室”的主持人,工作室现有成员15名,学员45名,实践基地10个。为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艺术性,李上青带领全体成员就“微德育”进行了认真的理论学习及实践探索。通过渗透式、生活化、实践化、综合化、学术化的育人方式,观察“微现象”,发现“微问题”;搭建 “微组织”,创造“微平台”,开发“微产品”,实现“微体验”。工作室成果显著,出版专著1本、合著2本,发表论文200多篇。
温馨的冀希
近年来,李上青追随着“百千万”的队伍,跟随着“省名班”的脚步,带领着工作室的伙伴,足迹到了深圳、广州、杭州、上海、南京、北京、哈尔滨、台湾、西北等地。 一路走来,南北教育的差异,海峡两岸教育理念的相通对她触动很大。赴中国台湾研修,历时半个月,绕宝岛一周。她的足迹到了台北、嘉义、高雄、台东、宜兰等地。参访了台北、华梵、东海、佛光、台北市立等大学,也拜访了大安、永安、瑞祥、竹崎、东海附设等小学……她受到 “全人教育”理念的冲击,得到“觉之教育”的启示。同时,两年交流研学的不平凡经历开拓了她的视野,丰富了她的思想,更坚定了她坚守家乡教育的决心。
追寻37.2℃的教育,做温暖人心的教育者是她的自我要求,也是她对教育的温馨冀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