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时代好少年”蔡晓敏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发布时间:2020-04-24 10:55:16 信息来源:湛江市教育局
蔡晓敏(中)与同学在一起学习。 记者 张锋锋 摄
  记者  卓朝兴 通讯员  廖斯亮  许晶盈

  ———————————————

  自立、自强、自信、阳光、勤奋、好学,尽管走路一瘸一拐,但脸上总带着灿烂笑容的这位女孩,便是市爱周高级中学高二学生蔡晓敏。湛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出《关于2019年上半年湛江市“新时代好少年”的通报》,共10人荣获今年上半年湛江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其中,蔡晓敏榜上有名。

  前日,记者对这位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女孩进行了独家专访。

  【苦难】 

  从小身有残疾

  蔡晓敏出生在雷州调风镇一个贫困农民家庭,自小就患小儿麻痹症,肢体一级残疾。懂事时,她发现自己不能跑、跳,运动起来非常别扭,“后来,在父母帮助下我扶着凳子挪动着练习走路。经过坚持不懈努力,终于能够不借助器具自己独立行走。”走路,这对普通孩子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可是她却经历了许多困难,比其他小孩迟两三年才学会独立行走,至今上下楼梯都要扶着扶手。

  在父母眼中,蔡晓敏是个自强自立、意志坚强的女儿。她懂事早熟,读小学时就学会了洗衣、拖地、做家务。在调风中学读初中时,她每晚做完作业就自己整理好书本和学习用品,第二天早晨起床自己叠好被子、穿好衣服,上学从不需要大人接送,生活从不需要大人操心。提起蔡晓敏,父母一脸的愧疚,觉得不能给女儿一个健全的身体;但听到邻里乡亲、老师与同学对她的赞扬时,父母又一脸的自豪。

  蔡晓敏说,小时候,因为行动不便曾被人嘲笑,也曾自卑失落过。后来有一天,她无意中看到一向坚强的母亲在角落里暗自流泪,听到母亲说为自己求医问药而奔波苦恼时,蔡晓敏被深深震撼了。父母的艰辛付出和不抛弃不放弃,成了她最坚强的后盾。她下定决心:“如果我不勇敢,没人替我坚强!纵然是生活给了我很多磨难,但我相信,只要乐观向上,美好的日子始终会来临。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今后我要始终勇敢面对各种生活考验和挑战,昂首前行。”

  【奋斗】

  勤奋好学敢担当

  “身残志坚”这四个字,放在晓敏身上再合适不过。家里经济困难、父母文化程度低,加上自己身有残疾,蔡晓敏从小就知道,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勤奋好学,善思好问,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她学习成绩在班上甚至年级中始终名列前茅,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委员。

  提起蔡晓敏,认识她的老师、同学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蔡晓敏所在的高二(1)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林书羽说:“晓敏为人乐观开朗,能在课堂上自信勇敢地展示自己,落落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晓敏身上有很多优点感动了我,比如虽然行走不便,但她上课从来不迟到。她团结同学,不仅积极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且能出谋划策,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完成学校交待的各项工作,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深得老师信任和同学喜爱。”

  【展望】 

  将来当教师悉心育人

  蔡晓敏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她在竞选学习委员时曾讲到——希望在学习上能够帮助更多同学。她说到做到,不仅平时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也始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脸上总是露出笑容。尽管她的家庭经济不好,但是面对困难的同学,她总是慷慨解囊。去年,一位同班同学发生了意外住院,她把自己积攒下来的生活费全都捐了出去,她说:“我一直以来都受人帮助,有机会一定也要帮助别人。”

  由于品学兼优, 蔡晓敏去年被评为“湛江市自立自强美德少年”。面对成绩和荣誉,她始终保持谦虚,她清楚地认识到:是老师教会她知识,帮助她成长,没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就没有自己取得的成绩,因此回报师恩也是她奋斗的一个重要动力。

  蔡晓敏在周记中写道:“我的身体已经不尽人意了,最近走路走多了,脚都有点疼。但是疼痛让我更加地清醒,如果我不努力、不争气、不好好读书,以后将难以在这个世界立足。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展望未来,蔡晓敏对记者说道:“我要继续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我的理想是将来要做一名教师,想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孩子!”

农村户口报读中专
学费全免

前来报名的同学,请提前致电招生老师3305186或钟老师13692356383预约,我们需安排接待!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