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要求,暑假前,各地各校要安排专门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班团队活动、发放安全提醒和致家长书等形式,聚焦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防范重点,将安全提示内容告知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
学校要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鼓励布置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家长不盲目给孩子报校外培训班,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指导家长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节约习惯,提高劳动能力,帮助树立节水节粮节电意识。
各级各类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要专题开设暑假研学实践课程,打造精品研学实践线路,提供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暑假期间积极参加适合的农业生产、工业实训、商业和服务业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体验活动。
要通过开展专题教育,讲授网络安全和防网络沉迷等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对网络黄赌毒等不良网络行为的甄别能力,自觉抵触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要会同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工作,共同关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暑假生活。
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校外培训机构假期开展的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班严格进行审核备案。一经发现有超标超前培训内容的,要求培训机构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直接取消培训班次,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罚,直至吊销办学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