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同一天下午,第七届“莞香传情”莞台港澳青少年成长营在东莞市文化馆实验剧场拉开帷幕,这也是东莞连续第七年举办该项活动。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逐步开展,东莞除了在经贸、科技、人才领域与港澳加强合作外,还以交流活动为抓手,加强青少年交流工作,扎实推动莞港澳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
为香港实习生精准开发实习岗位近100个
2015年开始,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与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共同牵头举办“粤港暑期实习计划”,组织香港大学生和部分在职香港青年利用暑假到广东珠三角城市开展实习。
该计划自实施以来,在粤港两地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已成为粤港青少年交流合作的一个知名品牌。2015至2017年,已有超过2000名香港青年参加该计划。后经粤港双方商议,该计划从2018年起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习计划”。
2019年是项目实施的第5年。预计将有约1300多名香港青年学生到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市进行为期4周至6周的实习活动,深入体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机遇。
东莞自2015年入选首批粤港暑期实习城市以来,共有近250名香港大学生来莞实习。
据介绍,本次实习计划中,市台港澳事务局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洪梅镇、粤港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及10个实习单位,先后精准开发实习岗位近100个。
各地学生将在交流中深入了解东莞
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习计划”主要针对即将就业的香港大学生不同的是,“莞香传情”成长营主要是为青少年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加强彼此的认识。
在本次成长营的六天内,东莞、台湾、澳门的学生将从不同角度了解东莞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体验东莞美食,了解东莞的发展进程。主办方将介绍著名的香港、澳门、台湾投资企业,向他们分享经过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东莞。在轻松快乐的游戏和精心设计的城市定向中,让参与的青少年有更多互相认识和了解的机会。
在开营仪式上,学生代表们先后上台发表感想。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的学生田菁,以东道主的身份,向参加活动的其他学生介绍了东莞的历史、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亮点。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学生林雅璠说,去年9月初她刚来到东莞,就感受到东莞的“亲切之美”:“踏上东莞这片土地,看到东莞的建筑风格,感受东莞的生活味道,与台北十分相近。在东莞也有非常多台湾人,来到东莞就好像回到台湾。”她说,这次的成长营是了解东莞的大好机会,她会将所见、所闻、所观、所想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澳门镜平学校学生刘子鹏说,虽然他对东莞的了解不多,但知道大家的距离非常近。“我希望能够多了解其他地区的文化,虚心学习大家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有利于以后在这些地区上大学及就业。”
澳门镜平学校的黄天棋老师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东莞,他感觉这座城市漂亮、整洁、风景好,希望接下来几天好好了解这座城市。
“这次成长营可以让他们了解东莞的民俗风情,了解大陆的经济发展,也可以让他们多交新朋友,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交方面都有所提升。”他说。
大湾区建设为青年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他们来东莞实习可以积累经验,将来雇主看到他们在相关产业发展得很好的地区实习过,对于他们找工作有很大帮助。”香港青年协进会活动统筹干事吴颖彤说,参加实习计划可以让学生们的眼界看远一点,不局限在香港地区。
东莞与香港,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同、商缘相连。截至2019年5月,东莞有港资企业7715家,常住香港同胞超过7万人,累计实际吸收港资446亿美元,占全市56.8%。近年来,很多台港澳青年选择来东莞就业、创业。
日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市台港澳事务局局长黄慧红认为,他们的到来,会带来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台港澳的青年来到东莞,跟当地青年会有接触和融合,对于我们整个东莞的城市发展、城市品质的提升是有推动作用的。比如台湾那边有一些服务业和文创产业很好,台湾青年来到东莞,可以把这些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配套带进来,与东莞当地的文化、产业融合,这样才有更好的发展。”她说。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很多香港青年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东莞现在开始转型,对环保非常重视,很多政策都是比较新的,在不断完善。现在的企业在环保方面有很大投入。我们在这边有实习经历,以后在东莞创业、工作,机会也会大很多。”本次实习团的团长郭天晋告诉记者。
据了解,郭天晋和他的同学梁乐天都是来自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就读环境工程及管理专业,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二年参与这个实习计划了。
“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出台对我们来说有积极意义,大湾区内的不同城市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现在实习就是想了解不同城市的优点,开拓视野。如果要创业,东莞会是我的选择之一。”梁乐天说。 据南方日报